担当有为开新路 青年奉献展新图——北二外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成功举办
|
||||
|
||||
4月18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成功举办。本次比赛由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校工会、教务处联合主办。17个教学单位共选拔推荐38位优秀青年教师参赛。 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秀彦,党委常委、副校长程维,党委常委、党委组织人事部部长李臻出席开闭幕式,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和师生代表200余人现场观摩比赛。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秀彦致开幕词 开幕式现场 领导专家与参赛教师合影 开幕式上,党委副书记王秀彦代表学校党委充分肯定了举办青教赛的重要意义,指出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成长和培养,旨在通过青教赛这样的品牌活动,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师德标准、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全面提升。王秀彦副书记希望青年教师时刻牢记教师身份,不忘初心、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勇做“四有好老师”,做服务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的忠诚担当者。 本届比赛在相关部门和学院共同努力下,青年教师的参加人数和参与积极性均超过以往。赛前校、院两级相关单位充分动员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精心组织选拔。校工会通过“青年技能创新工作室”,邀请优秀教师成果转化团队和往届市级获奖教师深入一线教学单位,开展教学技能交流,为70多位一线青年教师提供多渠道、全方位、手把手的指导。教师发展中心邀请专业摄制组为全体参赛教师拍摄了教学形象照,并采集教师课堂和课后辅导场景制作了专题宣传片,增强了青年教师的职业自信和工作热情,扩大了对我校优秀教师形象的宣传;开办“青教赛高阶训练营”,组织校内外知名专家为青年教师进行示范课程展示、竞赛课程设计、教学发声技巧、讲台风范礼仪指导等,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教务处针对竞赛评价标准进行改革、开展赛前教案和课堂督导评价等工作,使青教赛的赛制设置更加科学,比赛内容丰富多彩,更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磨练与提升。 现场专家评委 比赛现场 专家评委为选手打分 本次比赛专家评委团由来自我校一线教学的教师以及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的特邀专家共同组成。比赛还邀请了各教学单位学生代表加入学生评委团。评价标准包括教案设计、督导评价、现场教学、教学反思、专家和学生评价等环节,以求评价过程科学完善。 比赛分为“语言组”和“非语言组”两大类,在求是楼综合报告厅和812智慧教室同时举行。本次比赛的38位青年教师授课内容涵盖语言、文学、经管、艺术、体育等各专业领域。比赛中参赛教师们在课程设计、问题引出、启发教学、师生互动、教姿教态、语言表达等方面表现出色。评审专家在点评中提到教师或沉稳大气,或灵动活泼,妙语连珠,声情并茂,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与落落大方的现场教学展示,呈现出我校青年教师扎实过硬的教学功底和较高的整体素质,展现了我校青年教师优良的精神风貌和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系列讲话精神和重要论述在多位参赛教师的不同课程上得到浸入式展示,体现了我校扎实推进“三进工作”、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取得的良好效果。针对每位参赛教师的教案设计、现场教学展示、教学反思情况,各位专家评委公平公正打分,并针对每位赛手逐一给予了详细专业且具针对性的点评和指导。 周卫中教授进行专家点评 王展鹏教授进行专家点评 各位专家评委在总结中均充分肯定了我校对青年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视,对参赛选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新技能运用、敬业情怀给予高度肯定。非语言组专家评委组长周卫中教授在总结中赞扬了学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视,课程思政能有效地融入教学,延长了大学课堂的广度和深度,体现了我校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水平。语言组专家评委组长王展鹏教授指出,外语是二外的强项,外语学科一直有重视教学的传统,本次青教赛充分体现了我校外语教学改革的成功,不仅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能力与素质的综合培养。同时两位组长对我校青年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展示、教学语言、教学反思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给出了具体可行的指导和建议。 经过专家评委、学生评委的现场打分,获奖情况如下: 青教赛获奖名单 党委常委、党委组织人事部部长李臻宣读获奖名单 语言组、非语言组一等奖获奖教师 语言组、非语言组二等奖获奖教师 语言组三等奖获奖教师 非语言组三等奖获奖教师 最佳教学设计奖、最佳教案设计奖、最受学生欢迎奖获奖教师 优秀组织奖获奖单位 副校长程维讲话 程维在闭幕式颁奖致辞中指出,本届青教赛参赛教师均展现出了良好的教学风采,在切磋交流中彰显了各自独特的教学魅力,每一位参赛选手都是大赢家。青教赛是全面展示青年教师职业素养、学科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教学艺术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平台,希望本次比赛能够成为全校青年教师相互学习、携手进步的助推器。今后,学校将会从多方面进一步支持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领域的发展,为教师们创造更多、更好的展示和发展平台。新时代赋予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和担当,广大教师要以实际行动认真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